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 > > 正文

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黄鹤楼公园旅游促“三交”项目启动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23-04-06 22:06:17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6日讯(记者舒筱 通讯员江萌)“咚…咚…咚…”4月6日上午10点,8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青年齐力撞响了黄鹤楼的千禧钟,雄浑悠扬的钟声响彻蛇山。随着钟声响毕,在现场150名代表见证下,黄鹤楼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正式启动。

精彩的少数民族节目令登楼的游客大饱眼福。江萌 供图


(资料图)

“每年预估有3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年我们将深入开展一系列民族‘三交’活动,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宣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党委一直把民族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通过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帮扶、研学培训,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武汉的交往交流交融贡献力量。

土家族传统舞蹈《肉连响》。江萌 供图

当天的启动仪式在黄鹤楼主楼前广场举行,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节目令登楼的游客大饱眼福。“太有意思了,第一次登黄鹤楼,就看到了土家族的表演。”来自荆州的游客陈先生被土家族传统舞蹈《肉连响》震撼住了,只见舞者们穿着色彩艳丽的短衫,以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明快张扬、热烈活泼。23名来自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的学生,身穿蒙古、藏族、汉族服饰带来的《少年中国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学生朗诵《少年中国说》。记者舒筱 摄

来自蒙古的中南民族大学大一学生乌云苏布达当天也是首次登上黄鹤楼,穿着蒙古袍参与撞钟的她表示,下次要带学校的新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她说:“在家就听说黄鹤楼,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黄鹤楼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全面展开。据了解,下一步黄鹤楼公园将从三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一是举办主题宣传周、‘爱我中华’歌舞表演,向各族群众游客宣传“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二是深入挖掘黄鹤楼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三交”历史故事,将黄鹤楼打造为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体验园;三是积极为各族群众、青少年交流、研学提供服务,将黄鹤楼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载体和平台。

游客观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展。记者舒筱 摄

武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昌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进一步发挥和利用好黄鹤楼公园这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平台,全力推进旅游促各民族交往的工作常态,全面加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社会唱响民族团结的好声音。

8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青年撞响千禧钟。江萌 供图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武昌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汉市黄鹤楼公园管理处承办,中南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黄鹤楼街道办事处共同协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单位给予指导。

【编辑:王一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关键词: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